细心的市民发现,自11月1日起,桃江县城桃花路、芙蓉路、建设路等重要路段的人行道护栏上,出现了一块块醒目的“临时便民停车区”和“临时便民疏导点”标识牌,上面的“文明公约”简洁明了。这是桃江县城管局推出的创新举措,让短时停车不再“犯难”,让流动经营更“有章可循”。

临时便民停车区上的“文明公约”简洁明了 李璎 摄
临时便民停车区由桃江城管部门统一规划设置,核心规则清晰明确:停车时长严格限定在30分钟内,避免长期占用公共空间;车主需在车辆显眼位置留存有效挪车电话,便于紧急联络;明确禁止影响临街门店营业、堵塞公共通道等行为。
“我们通过划定专属区域、细化管理规则,既精准满足市民买菜、取件等短时停车需求,又从源头杜绝乱停乱放对交通秩序和商户经营的干扰。”桃江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肖潇介绍,此举旨在实现“便民”与“有序”的双向平衡。
“以前临时买个东西,找车位得绕好几圈,现在有了这个临时便民停车区,30分钟内免费停放,真的很方便!”市民李先生对新设施赞不绝口。

临时便民疏导点上的“文明公约”简洁明了 李璎 摄
在桃花路原桃江县中医医院门口的临时便民疏导点内,几位摊贩正按照划定区域有序经营。现场整洁有序,通行通道保持畅通。“以前推着摊子到处跑,既担心影响交通,又没固定客源。现在有了固定点位,生意更踏实安心。”摊贩王女士对此十分满意。
为保障疏导点规范运行,城管部门制定了细致的文明公约:划定经营边界,严禁占用盲道、堵塞通道;明确经营类型限制,禁止油炸、现炒等易产生油烟噪音的摊点,禁用扩音设备;落实卫生责任,要求“摊走地净”;明确惩戒措施,对违规行为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警告或处罚。
今年以来,桃江城管部门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市民、商户、摊贩等各方意见,最终选定在群众需求集中、条件适宜的路段先行试点“双设施”建设。
来源:桃江县融媒体中心 桃江县城管执法局
作者:胡卫红 李璎
编辑:刘琦
本文为桃江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taojiangnews.com/content/646955/95/15401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