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浙江大学新农村研究院严力蛟教授率领专家团队,联合省农科院专家走进鸬鹚渡镇板溪村健农家庭农场,通过实地察看与深度交流,聚焦农场在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及数字化营销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区域休闲农业提质升级提供专业指导与发展思路。
健农家庭农场由刘凤军、尹正良夫妇经营,以优质大米为核心,逐步构建起集生态养殖、特色加工、运输服务与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农业经营体系。农场依托后山自然资源与溪流生态优势,打造“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农业模式,既实现农业生产绿色可持续,又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收益。
专家查看稻谷加工设备 杨慧 摄
在营销方面,农场紧跟数字浪潮。他们运营的“桃江凤妹”抖音号记录荷叶鸡生态放养、骡队运输、传统腊味制作等农场景象,借短视频展示农场日常、讲述农人故事。刘凤军夫妇还运营抖音店铺,构建“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线上复购”完整链条,并以市场价收购周边村民农产品。目前,农场每年带动周边30余户50余名村民增收,可为村民带来10余万元收入。刘凤军自豪地说:“这里有好山好水,种养的农产品好,我拍抖音就是想让家乡好产品被大众看得见、走出去。”
考察中,专家团队实地察看农场循环农业设施与加工车间,详细了解运营模式、收益结构及带动村民增收的具体路径,并围绕休闲农业产品设计、数字化营销优化与产业链延伸,与农场主深入交流。
专家在稻田实地考察 杨慧 摄
浙江大学新农村研究院教授严力蛟表示,桃江生态环境比较好,刘凤军产业有一定的基础,品类丰富,拓展了农业产业链条与功能,要改善基础条件,结合当地文化,文旅结合。结合严力蛟教授提出的“改善基础条件、文旅结合”等建议,农场负责人对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刘凤军告诉记者,以后他们会把种植、加工、养殖、肥料相结合,形成生态循环,强化品牌形象,发展休闲农业,让他们的产品和生活相结合,让更多人体验农耕文化、乡村生活,品尝绿色农产品。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治安 杨慧
编辑:刘琦
本文为桃江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taojiangnews.com/content/646954/50/15357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