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门冲走笔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文奇 编辑:莫非易 2025-04-15 09:28:59
—分享—

人间四月天。

早上七点多,我跟随上山采挖野菜的退休教师莫爹,走进马迹塘镇的石门冲。眼前呈现一幅风景别致的山水画卷:翠竹临风摇曳,杜鹃花开得红艳,使人想起 “人间四月芳菲尽,洞口桃花始盛开”的诗句。樟树林在阳光的照耀下,层叠的叶子被红色尽染。几只斑鸠鸟穿越林间,时而飘落枝头,梳理羽毛,咕咕,咕咕咕,叫声清脆。泉水的叮咚声不绝于耳,溪却隐没在丛林深处。

进入石门冲的后山,一座天然双页石门,高达丈余,犹如神工鬼斧般雕凿而成,一线清溪从石门间划过,流泉击石,宛若阵阵琴声。走进石门下,只见一滚圆岩石,堵水入门。莫爹介绍,这叫珍珠塞洞门。春夏多雨季节,溪河涨水,山洪奔涌,水从门下喷出,巨浪腾飞,荡起层层白雾,洪峰撞壁,发出惊雷般巨响,十分震撼!石门前一石蛙,弹跳之状,栩栩如生,水从蛙背直下,赏心悦目。石门后有天然石金鱼,石门左侧一巨石,形若一把高椅。据民国《益阳之胜地与名人》载:“石门山,在今治西马埠乡潭家园,以山麓有石壁直立,左右相柱,屹立如门,故名。石门以内,泉石幽邃,另有天地,郭都贤丁丑为母营葬,甲申自江西解组于此,时清世祖入关年也。”

在与莫爹交谈时,他提到了郭都贤。郭都贤是桃江合水桥人,从小绝顶聪明,读了一肚子书,后来去北京赶考,中了一名进士。哪知官至江西巡抚时,吴三桂投降清兵,引清兵入关,夺了明朝天下。郭都贤不肯屈膝,带领家小回到桃江隐居,住在泗里河石门冲。郭都贤观赏石门胜景赞不绝口,毅然买下这块宝地,登上石椅,欣然挥笔“五云深处”四个大字,并于两页石门上题刻有诗句:“西王旧日宫,楼阁五云中,即此归灵境,绵绵有道风。”可见他十分迷恋石门冲的隐居生活。

莫爹是进山采摘蒿子的,这是石门冲常见的一种野菜,叶子较小而狭长,正面是翠绿的颜色,背面呈灰绿色,且有白色的绒毛。每到草长莺飞的季节,蒿子就长遍了石门冲的山野。当地山民习惯采集蒿子,和着糯米粉做成蒿子粑粑。制作时清洗蒿子后进行揉搓,并用开水烫一下,去除蒿子的苦涩。之后将剁碎的蒿子和糯米粉揉在一起,放入适量白糖,揉成一个个小圆饼,可油煎可笼蒸。

莫爹说,听祖上人讲,郭都贤隐居石门冲期间,一次患疟疾,郎中先生诊断后,便叫随行的徒弟采了一些蒿子做药,煎水服用,郭都贤早中晚连服三次,病就好了。郭都贤偶尔到当地山民家中串门,先后尝到了入锅油煎和上锅蒸熟的两种蒿子粑粑:蒸的碧绿清新,吃起来更柔软,满口蒿香。油煎的二面有锅巴,一口咬下去,脆香可口。他品尝后胃口大开,连声说:“蒿子粑粑,人间美食,美食也!”郭都贤从此叫家人学着制作蒿子粑粑,经常当早餐食用,百吃不厌。

郭都贤一度在浮邱寺削发为僧,为浮邱寺题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玄玄北镇南天。”后来,郭都贤去过一趟三堂街的龙牙寺,撰联一首:“万山烟雨锁龙宫,被樵子流连,看破一盘棋局;千古水云迷洞口,问渔郎消息,放开几片桃花。”

莫爹说,郭都贤从江西弃官回家乡隐居,女儿郭纯贞跟着到了泗里河乡石门冲。石门冲对面有一座挺拔、秀丽的丫头山,郭纯贞作的一首《咏丫峰》,至今还在传诵,其诗云:“丫头本是女仙山,无子无夫独自闲。五老九岗常作伴,百花四季满头簪。天为罗帐霜为粉,霞作胭脂雾作衫。莫道梳妆无宝镜,一轮明月照容颜。”意境悠远,耐人品味。

莫爹说,郭都贤后来到了湖北,于1672年客死于湖北江陵承天寺,后骨殖由其子孙迁葬回故乡鸬鹚渡镇郭家湾村的月形山。郭纯贞在晚年得知丈夫沐忠亮在外征战客死他乡的音讯后,遂剃度为尼,在青灯黄卷中慵度时光。她去世后葬在高桥黑石村,清代诗人郭凯吊纯贞墓,有诗云:“蔓草萦孤塔,人物圆寂尼。凄凉家国恨,不遣杜鹃知。”

游石门冲,我和莫爹分享了各自带的干粮:我带的茶叶蛋和莫爹带的糯火饭团,口渴时,就在小溪边掬水饮用。与莫爹一起下山,道别时已是日头偏西。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文奇

编辑:莫非易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桃江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