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灰山港镇的晨曦暮色中,总能看到一辆喷涂着“幼儿校车”标识的黄色车辆准时穿梭。驾驶座上的丁伟,这位曾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钻过“猫耳洞”的退役军人,用五年零事故的安全记录,诠释着“守护”二字的深刻内涵。
清晨7点,开始上岗开车的丁伟在校车驾驶室用手习惯性轻抚放置在仪表盘上的《校车管理条例》,当车上17个孩子系好安全带的瞬间,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反光镜——这是他每天四趟往返接送中,必须重复的一套标准动作。
正在驾驶校车护送孩子上学的丁伟 丁娇 摄
退役不褪色的军人作风,在方向盘前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自创“三查三对”工作法:出车前检查证照、车况、逃生设备;行驶中对线路、车速、学生状态保持警觉;收车后核对人数、清洁车辆、记录日志。这份严谨让他连续五年保持零违章记录,所驾车辆更在2024年获评桃江县“安全文明校车”。
“电话再急,也急不过孩子的安全。”面对妻子的抱怨,丁伟总是这样解释。五年来,他累计拒接亲友来电300余次,却在雨雪天护送过300多个孩子安全回家。而当遭遇暴雨天气导致路段积水时,他二话不说背起孩子蹚水前行,湿透的制服下,军人的担当本色熠熠生辉。
丁伟在检查校车 丁娇 摄
“丁师傅的车,我们家长最放心!”接送点上,家长们的称赞不断。这种信任源于他独创的“五到位”服务:微笑迎接到位、安全提醒到位、特殊照顾到位、卫生维护到位、应急演练到位。
当被问及为何如此执着时,这位退役的老班长轻轻抚摸着方向盘说:“这里载的不是普通乘客,是17个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
丁伟用校车接送孩子们上学 丁娇 摄
如今,丁伟依然保持着军人的作息规律。每天清晨五点半,他总会提前半小时到达车库,仔细检查车辆的每一个部件。这个习惯,就像当年在战壕里擦拭钢枪一样,早已融入血脉。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用军人的严谨和父亲的温情,编织着幼儿成长路上最安全的守护网。
来源:灰山港镇
作者:苏乐良 丁娇
编辑:刘琦
本文为桃江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taojiangnews.com/content/646947/59/14784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