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后的第一个全国科普月。近日,在益阳市科技馆,60余名孩子及部分家长共同参与了一场以“以竹代塑”为主题的科普实践课。
“以竹代塑”科普实践课现场 郭晶晶 摄
本次课程通过“以竹代塑”科普知识讲解与竹编手工实践,响应国家“以竹代塑”倡议,促推公众科学素质与环保意识提升。课程以《竹科普--看竹子18变》为主题,涵盖竹编垫、竹风铃、竹蜻蜓、竹龙舟、鲁班锁、榫卯足球等二十余个趣味手工模块。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习传统竹编技艺,体验竹材的物理特性,还在动手实践中理解竹子作为可持续材料的重要价值——它生长迅速、可降解、韧性强,是替代塑料的优质环保材料。
师生合影 郭晶晶 摄
“‘以竹代塑’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一种文化传统的回归与创新。”湖南竹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本次课程所用材料及教学内容,均由湖南竹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提供。该课程体系由“以竹代塑”科普志愿团精心打造,依托高校专家、企业工程师、非遗手工艺人和大学生志愿者共同支持完成。目前已开发近百节成体系化课程和配套竹制教玩具,覆盖从文化认知到科学实践的多维教学目标。
来源:县竹产业中心
作者:黄霖 郭晶晶
编辑:刘琦
本文为桃江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taojiangnews.com/content/646943/90/15263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