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迹塘镇京华村,有这样一位女性,她看似柔弱,却带领妇女群众挑起乡村治理重担,在乡村振兴中绽放芳华,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担当,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贴心人”“多面手”。她就是该村妇女主任汪艳。
汪艳接受记者采访 刘治安 摄
“基层工作无小事,只有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自2020年6月任职以来,汪艳始终活跃在服务群众的最前线,从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细致摸排,到房屋确权、经济普查的繁杂任务;从疫情防控的日夜坚守,到益阳西部片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金塘冲水库拆迁工作中的政策宣讲,她总是冲锋在前,还成功调解家庭矛盾30余起,为妇女儿童撑起“保护伞”。
汪艳心系困难群众,坚持走访调研,为孤寡老人申请补助,帮留守儿童对接助学资源。72岁的丁养成患病多年,汪艳定期上门探望,送去米、油等生活物资,并为老人争取医疗救助。“我已经病了四、五年,她经常来看我,还给我送米、油,帮忙争取上边的资金。不光只我一个人,京华村像我这种情况的,只要帮得到忙的,她都帮忙。”村民丁养成感激道。
汪艳探望丁养成 刘治安 摄
为充分激发妇女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汪艳创新引入“湘妹子能量家园”积分制。村民参与环境整治、技能培训等活动累计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让村里的妇女从“旁观者”迅速转变为“主力军”。暑假期间,为了让孩子们放下手机,她还手把手教妇女和孩子们手工编织,既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助力了大家增收。
马迹塘镇京华村村党总支书记丁记仁评价:“汪艳工作上尽职尽责,对待村民热忱。在村里大小事上发光发热,是我们全体村民的学习榜样。”
身为母亲,汪艳努力平衡工作与家庭。每天清晨5点,她就起床为家人准备早餐,送孩子上学后便直奔村部;午休时间,她匆忙回家照料年迈的父母,这些早已成为她的生活常态。
从家长里短的调解员到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从家庭的“小灶台”走向乡村的“大舞台”,汪艳用实际行动证明巾帼力量可擎起半边天。“我一直希望能为父老乡亲贡献自己的力量,看到村民们生活越来越好,我打心底里高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我会继续努力,为京华村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汪艳坚定地表示。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治安 周永健
编辑:刘琦
本文为桃江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taojiangnews.com/content/646947/98/14754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