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区域内乡村资源分散、产业融合不足、基层治理存在短板等难题,桃花江竹海乡村振兴先行区联合党委在桃花江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以“组织共建、产业共兴、文化共融、服务共享”为思路,推出四大举措,探索形成了“以竹为媒、多元共生”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组织建设“强根基”,专班攻坚破难题
针对原来五个村班子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换届要求,对五个村的班子进行优化调整,一是明确各村换届的支部书记人选,增设2名副支书;二劝退两名群众满意度低的村支两委委员;三是选拔了7名后备力量。
其次,针对原来五个村发展“散、小、弱”问题,联合党委打破村域壁垒,实施“头雁工程”,从返乡能人、致富带头人中跨村选拔2名骨干进入联合党委下面的工作组,同时,组建“队伍建设、集体经济及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基层治理”四大专班,整合政府、企业、乡贤等力量,集中攻坚重点项目建设、土地流转、景区联动、电商产业、竹产业、信访矛盾化解等任务。
集体经济“活资源”,竹产业链上谋共赢
在县委组织部的提议下,联合党委指导5个村成立“竹旅融合发展合作社”,成立共富公司,整合各类资金,并引入社会资本打造竹林康养基地、竹工艺品加工厂等项目,同时,联合党委通过多次讨论研究,在协同经济的前提下,结合各村的资源禀赋,围绕竹海,分别明确了各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产业。
进一步拓展石高桥电商城服务范畴,将竹工艺品、竹文化旅游、桃花江特色土特产、各类笋制品与电商平台合作建立“竹韵桃花江”线上专区,同时将电商直播基地引申到户外,大力推广“竹海幻境”实景演出和“竹韵桃花江·四季文化行”群众文化系列文化活动。
文化振兴“塑灵魂”,四季活动引客来
联合党委坚持以竹为媒,擦亮特色品牌,打造了分别以春季“采笋节”、夏季“竹海露营”、秋季“竹艺大赛”、冬季“竹林养生季”,为主题的竹韵桃花江·四季文化行专题群众系列文化活动,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格局,首次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吸引游客上万人次,未来,将陆续把桃江特有的三板鼓、胡呐喊、马迹塘故事以及桃江群众独爱的佳木斯、广场舞、萨克斯全部纳入到文化活动中来,为此,桃花江党委政府专题研究决定对去竹海的市民进行公交补贴。
服务升级“提品质”,智慧平台优体验
联合党委整合了竹海景区周边硬件设施较健全、卫生条件较好的14家农家乐资源,建立了“吃住桃花江”小程序,实现“一键预约、智能导航、在线点评”,后期,将与城投公司合作,小程序将引入竹海各个景区及旅游路线等资源,同时引入“共享管家”服务,提供康养套餐预订等个性化服务以及制定《农家乐服务星级标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明厨亮灶”“安全竹居”专项整改,逐步提升农家乐的接待服务水平。
来源:桃花江镇
作者:王文科 胡蝶
编辑:刘琦
本文为桃江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taojiangnews.com/content/646947/52/14792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