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经过5小时的采集,33岁的牛田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曹佳兴成功捐献出269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他成为桃江第7例、益阳市第49例非亲缘捐献者。这份“生命种子”已通过冷链紧急运送到患者所在医院,给一名白血病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
曹佳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采集干细胞 刘治安 摄
上午10时左右,记者在采集室看到曹佳兴时,他正平静地接受干细胞分离。血液从他的一侧手臂缓缓流入细胞分离机,经过离心提取的干细胞将用于移植。省、市、县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来到现场,为他颁发荣誉证书,并献上鲜花表达敬意。
曹佳兴说,连续打了5天动员剂,其间出现了一些像腰酸背胀这样正常的副作用,不过都比较轻微。今天正式进入捐献环节,他的内心无比激动澎湃。“因为我觉得今天这场捐献,是我作为一名乡镇干部、一名共产党员,做的特别有意义的一件事。”
曹佳兴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 刘治安 摄
曹佳兴是一名在基层扎根十年的党员干部。从2014年开始,他就坚持无偿献血,并在2022年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24年11月,他接到初配成功的通知,经过高分辨配型以及两次体检,最终确认符合捐献条件。
据悉,在捐献前,捐献者需要每天注射动员剂,目的是促使骨髓干细胞进入外周血。采集时,血液通过分离机提取干细胞后,其余成分会通过另一侧手臂回输到捐献者体内。整个过程科学且安全,不会影响捐献者的健康。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干细胞采集师阳红斌介绍:“我们整个采集的过程,就是把血液从一个手臂上抽出来到这个机子里面,通过根据细胞的体积大小把干细胞分离出来,然后不需要的红细胞或者血小板又回输给他。”
虽然曹佳兴没办法知道受捐者的具体信息,但他还是通过红十字会转达了自己最真诚的祝福:“干细胞配型本就是一件概率极低的事情,既然能够配型成功,说明这本来就是一种缘分,衷心祝愿这位和我有缘的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治安 贺小玲
编辑:刘琦
本文为桃江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taojiangnews.com/content/646947/52/14791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