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刘丽娟:春风化雨二十八载 以行立教润童心

来源:桃江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明 熊辉 编辑:莫斌 2025-09-10 09:11:57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9月8日益阳讯(通讯员 陈明 熊辉)从讲台到校园,从教案到童心,桃江县近桃小学德育副校长刘丽娟以“身教”为笔、“真爱”为墨,在教育画卷上写了28年温暖篇章。

以身为范:把“榜样”种进日常里

“要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成样子。” 这是刘丽娟挂在嘴边的话,更是刻在日常的习惯。每天课前两分钟,她准会先走进教室:伸手把歪斜的讲台推正,弯腰拂去投影设备上的薄尘,转身时给孩子们递去一个从容的笑。课堂上,她读课文时声情并茂,连标点里都藏着情绪,如读《秋天的雨》时,语调软得像沾了露水;讲《少年中国说》时,字字都带着劲儿,学生总是跟着她的声线沉进文字里。再看黑板上的板书,横平竖直如刻出来一般,笔画间距都匀净,成了全班练字时的“活范本”。“跟着刘老师读课文、写板书,总觉得文字是有温度的。”有学生在日记里这样感慨。

图片3.png

刘丽娟在课堂上带学生们朗读。陈明/摄

深耕讲台:让“活水”润透课堂

“教学得有源头活水,不然就成了死水潭”。出身教育世家的刘丽娟,把这话揣了28年。学校教研活动上,她的笔记本永远写得最满,讨论时总是能提出教育“新法子”;县教育局的培训课,有她的身影,连茶歇时都攥着笔记问讲师。这几年她把教改理念往课堂里融,教学比武、作业设计拿了好几次市县级一二等奖,辅导学生写征文、练朗诵,也捧回10个县级奖状;她写的《增效减负背景下小学作业的分层布置探究》论文、主持的《城镇小学中年级红色教育活动组织策略研究》课题,还双双摘了县级一等奖。

图片2.png

刘丽娟和年轻教师一同探讨课题。陈明/摄

自己往前赶时,她没忘拉着年轻教师走。结对帮扶时,她把教案里的“小心思”全抖出来: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上,她执教的示范课特意留下了“破绽”,就为了课后和年轻老师掰扯“哪里能改得更贴近孩子”。“跟着刘老师才懂,'做老师'不是守着经验过,是跟着孩子一起学。”青年教师王蓉说。

大爱无痕:为童心撑一把“暖伞”

“老师的眼睛,得看见每个孩子的小影子。”2024年秋,学校135班班主任因病请假两月,刘丽娟主动接了班级的“暖心担子”。每天中午打饭时,她总揣着几双备用筷子,看见忘带餐具的孩子就递过去:“先拿着用,吃饱了才有力气琢磨难题。”下课铃一响,她的脚步总往教室拐,主动找不喜欢说话且内向的孩子聊天,对有学习有进步的学生进行鼓励。

图片1.png

刘丽娟在“校园志愿者”行动中指导学生。陈明/摄

这几年,她先后拿到过桃江县“支持少先队工作好校长”,还有教学、课题及辅导师生的多项县市级奖。可她总说“奖是给过去的,孩子才是眼下的”。作为德育副校长,她把目光投向全校:琢磨出“仪式育德、习惯立德、活动寓德、关爱承德”的育人模式,在学校推广开来;分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四年以来,她和她的团队组织开展针对性的家庭教育讲座、学生团辅各十余次,她个人利用休息时间进行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上百次;2025年上半年牵头组织的“校园志愿者”行动,成了校园里的“暖招牌”。

二十八载光阴流转,刘丽娟以行动诠释教育真谛:无需豪言壮语,将每件小事落到实处,便是对“激励、唤醒、鼓舞”最生动的注脚。如今,在桃花江畔的校园里,她如春风般温暖,似春雨般滋润,脚下的育人之路,也伴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愈走愈宽阔。

来源:桃江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明 熊辉

编辑:莫斌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桃江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