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下午,桃江县人民电影城内,三个同步放映《南京照相馆》的影厅接连迎来观影高峰。这部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历史题材影片,自7月25日全国上映以来持续引发观影热潮。影片通过一家小小照相馆的视角,展现了战争阴霾下普通人的坚韧与温情,以独特的叙事方式触动观众心弦。
电影《南京照相馆》画面 胡卫红 摄
李辉(左)向刘蓉、周佳惠、邓紫伊三位学生讲南京保卫战的故事 胡卫红 摄
走出影厅的初一学生邓紫伊眼眶泛红,手中紧紧攥着电影票根:“照相馆里那些泛黄的老照片太戳心了,原本幸福的家庭、嬉戏的孩子,转眼就被战争撕碎。那个拿到通行证的小女孩,最后连一张完整的照片都没能留下,让我特别揪心。”她坦言,影片让自己真切体会到 “和平不是理所当然”。
高三学生周佳惠对影片的艺术表现印象深刻:“它不直接展示血腥,却用普通人的微笑与无声定格结局,更深刻地刺痛人心。黑白影像带来的沉重感,让历史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成为可感可知的记忆。”
大二学生刘蓉的思考更为深刻:“照相馆如同历史的褶皱,收纳着个体尊严在宏大叙事中的湮灭与挣扎。这种平静叙述下的惊雷,让我们意识到和平的脆弱与珍贵。”
据人民电影城负责人莫俊奕介绍,该片上映以来排片率始终维持在55%的高位,上座率稳居影院同期影片榜首。“观影群体以年轻人为主,周末场次经常爆满。为满足观众需求,影院将增加上午和下午的场次。”
军史研究爱好者李辉录观影后在影厅外驻足良久:“影院里各年龄段观众都有,特别是年轻人居多,这说明大家关注历史,珍视家国情怀。”作为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他特别提到影片与本地历史的联结:“这让我想起益阳籍的萧山令将军,他在南京保卫战中殉国时才 45 岁;还有桃江本地107岁的黄埔老兵夏霖,他们的故事和影片里的人物一样,都是不该被遗忘的历史注脚。”
今年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南京照相馆》的上映更具特殊意义。影片没有刻意煽情,而是通过对历史细节的精准还原和普通人物命运的细腻刻画,让观众在感动中思考,在思考中铭记,铭记吾辈当自强,真相不能忘!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胡卫红 胡依诺
编辑:刘琦
本文为桃江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taojiangnews.com/content/646942/96/15178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