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桃江特色美食上榜《湖南美食地图》

来源:县文旅广体局 作者:苏林 编辑:刘琦 2025-08-20 16:04:54
—分享—

12月22日,“味道湖南·去湘当有味的地方”湖南美食旅游地图上线仪式在长沙洋湖水街举行。桃江主题名宴“全笋宴”入选2023湖南美食旅游地图,擂茶、修山面入选2023“味道湖南·去湘当有味的地方”旅游美食推广活动100道“湖南金牌旅游小吃”。洋泉湾、紫金湾欢乐王国被纳入“益美益阳·常善常德之旅”2023湖南精品美食旅游线路。

图为桃江全笋宴   苏林 摄

桃江“全笋宴”食材取自万亩竹海,在厨师们的精心烹饪下,荤素搭配,色味俱佳,绿色生态,香甜可口,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上,桃江竹笋被指定为颁奖礼品,竹缘林科的烤笋尖获“中国中部农博会金奖”。2016年,“桃江竹笋”被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桃江竹笋”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至今,桃江竹笋已传承开发出50多道竹笋菜品,“全笋宴”则是桃江最为经典的地方特色名宴之一。

图为桃江擂茶制作过程及原材料   苏林 摄

桃江擂茶源自三国时期老妪献汤解救汉寿亭侯关羽讨吴的故事,而后老妪所献“三生汤”便逐渐演绎成当代的擂茶。如今,制作擂茶已然成为桃江人必备的祖传技艺,成为了桃江的文化符号。

图为桃江修山面   苏林 摄

据《桃江县志》记载:“修山面始于清代,由修山钟氏所创,取本地山泉水和制而成,由于水质纯美,面条柔软而耐煮,色、香、味俱佳。”自清道光年间作为皇家贡品而声名鹊起,经过历任传承人对制面古法的继承和发扬,制面传统工艺渐趋完善,呈现出鲜明特质,面片油亮光洁、久煮不浑汤、不粘口、回锅如初、飘汤如带、口味幽香。

来源:县文旅广体局

作者:苏林

编辑:刘琦

本文链接:https://www.taojiangnews.com/content/646756/69/1338854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桃江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