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擦亮“美人窝”名片的佳作
20世纪30年代,黎锦晖先生创作的歌曲《桃花江是美人窝》传唱大中华、红遍东南亚,"美人窝"成为桃江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桃江文化工作者进一步挖掘这张名片的人文底蕴,不断在浩瀚的历史文献中"淘宝",于2019年在桃江一户农家发现桃江著名才子曾任廷所著《南窗百美人词》,这是继该书的清朝乾隆年间木刻本之后,首次发现的完整手抄本,将桃江的美人文化往前推进了近300年。自北宋开梅山,中原氏族南迁,再到明初"江西填湖广",梅山土著与北方移民在钟灵毓秀的桃花江交融,才诞生了众多明眸善睐、顾盼生姿的桃花江美女,为曾任廷创作《南窗百美人词》提供了现实基础和灵感之源。
纵览中国的词作史,同一作者就同一词牌、同一主题作三五首词很常见,作十来首词的便不多了。像曾任廷以美女的五官、妆饰、劳作等方面为题,选用同一个词牌"醉红妆",连作一百首词,历史少见。曾任廷是清代乾隆时期的一个优廪生,也就是科举考试中成绩名列一等的秀才。当时的益阳,每三年约产生廪生、增生、附生等生员一百多人,其中廪生仅有二十人,优廪生更是廪生中的出类拔萃者,族谱对他的评价是"学优品醇"。《南窗百美人词》在《红楼梦》中都有所提及,脂批庚辰本(最早评点本)第三十七回的薛宝钗诗夹批中提到,"最恨近日小说中一百美人诗词语气只得一个艳稿"。《南窗百美人词》能够被曹雪芹阅读并引用于《红楼梦》中,可见该书在当时已广泛流传、声名远播。《南窗百美人词》到底写得如何呢?如《帘内美人》下阕:“知伊个里暗窥侬,余香泽,透微风。胜是巫山峰十二,相间阻,信难通。”写那美人藏在帘后往外偷瞄看,她以为别人不知道,但香味随着微风飘过来了,一个“透”字,实为神来之笔。又如在《柳下美人》:“碧池春色拟多姿,绿凝峰,映柳丝。风吹罗带曳隋堤,腰瘦损,恰如斯。层层烟锁影依依,没情绪,倦相思。不语含羞聊伫立,空叫煞,小莺儿。”形容美人情态之美,一位摇曳多姿、不语含羞的美人儿跃然纸上。这样的词在《南窗百美人词》中比比皆是,均为上佳之作。
桃江文化界获此瑰宝,对每一首词都进行了注释和鉴赏,并配上了书法、绘画作品,组成新版《南窗百美人词》。其中书法作品的书体、风格、形式各不相同,既有朴茂端庄的汉隶,也有笔走龙蛇的大草;既有方整劲健的魏碑,也有圆浑整饬的唐楷;既有流畅的宋人行书,也有严谨的魏晋小楷;形式上或斗方或扇面,颇显精致。绘画作品均采用传统线描结合现 代插画,根据词的内容、情境等不同意蕴,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如《品 笛美人》,我们能够看到:夜晚的梅花树下,一女孩衣袂飘飘,春葱执管, 正在吹奏横笛,似有袅袅音乐声飞旋弥漫。最传神者,女孩双目闭合,沉浸在鱼龙般飞舞的笛声之中,将一个“品”字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书法、绘画作品,使该书锦上添花,更上层楼。
《〈南窗百美人词〉鉴赏》的出版,于桃江的美人文化意义重大,于桃江的文旅事业弥足珍贵。愿《南窗百美人词》广泛流传,以一域之光为灿烂的中华文化添彩。
是为序。
(向荣系中共桃江县委书记)
来源:桃江县桃花江文化研究会
编辑:莫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