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何某某因犯开设赌场罪,于2019年9月6日被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七万元,缓刑考验期至2022年9月19日止。在缓刑考验期内,被告人何某某为逃避打击,欲逃往境外,遂通过朋友介绍,于2022年8月14日,与其余四人租车来到云南省景洪市磨憨镇边境口岸,正在偷越国边境时,被边防武警查获。
本院审理认为,被告人何某某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结伙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偷越国(边)境罪,依法应予惩处。何某某是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新罪,应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法数罪并罚。
最终法院判决被告人何某某犯偷越国(边)境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与前罪所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七万元的刑罚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七万二千元。
承办法官认为,本案被告人何某某因前案犯开设赌场罪被判刑,本应深刻反省犯罪行为,却为了逃避打击,欲脱逃境外,足见其毫无悔过之意。行为人没有再犯罪的危险是宣告缓刑所期待的重要目标宗旨。被告人何某某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新罪,不再符合“有悔罪表现”和“没有再犯罪的危险“这两项条件,且初判缓刑已失去威慑和教育功能,故应予撤销。由于缓刑判决撤销后,被告人何某某的原判刑罚尚未实际执行,故应与新罪所判处的刑罚实行数罪并罚。
什么是缓刑?缓刑考验期?
缓刑:是指对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执行的制度。
缓刑考验期:是指法律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罪犯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根据《刑法》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违反缓刑考验期的规定,后果是什么?
根据《刑法》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规定:社区矫正对象在缓刑考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执行地同级社区矫正机构提出撤销缓刑建议,法院经查证属实的,将依法撤销缓刑,立即对犯罪分子收监执行:(一)违反禁止令,情节严重的;(二)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四)受到社区矫正机构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五)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情形。
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条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为参加恐怖活动组织、接受恐怖活动培训或者实施恐怖活动,偷越国(边)境的,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来源:县法院
作者:张芸
编辑:刘琦